5月14日,机械工程系机电教研室召开了《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精品化实施效果的专题教研会,参加会议的有我院杨新春书记、机械工程系系主任段彩云、副主任谭帅和机电教研室全体教师,机电教研室主任林芸主持。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是学院最早进行教学改革的课程之一,通过5年的摸索,三年的精品化建设,截至2012年初,整体教学设计搭建完成,教案、课件等教学素材整理完成。并从11级开始进行授课试点。此次会议就针对课程试点后的效果、试点后出现的问题及今后的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讨论。老师们就课程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各抒己见,分享心得。段主任就此课程中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这个问题给出了很好的建议。谭主任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提出了机械系学生在整个培养体系中,识图能力作为基本职业素质应贯彻始终的构想。最后杨书记根据大家讨论的问题,首先肯定了此课程的四节连上的上课形式,学生可边学理论边实践,不仅提高了动手,还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然后针对此课程的特点,杨书记提出了几点要求:
(1) 安全第一位。此课程的实验用电都是380V,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一定要做好安全保障,并务必加强安全教育。时刻牢记安全第一。
(2)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应按照行业的标准,在实验过程中规范学生的操作,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3) 教研活动要分下面几步走:学习-à企业调研-à课程体系搭建-à课程开发。要重视教研活动,做好课程开发。
总之,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科学的课程标准,此标准要涵盖职业标准,又要高于职业标准,将二者融合,这样才能培养出既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水平又能够分析问题及创新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