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学改革,智能制造学院举行教师企业实践成果交流汇报会。寒假期间,学院姚春玲、孙文静、庄艳艳3位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实践锻炼,通过“实战练兵”提升专业技能,反哺教育教学,取得显著成效。
本次企业实践中,3位教师分别进入烟台市昌瑞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英才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围绕智能制造领域核心技术展开深入学习。教师们通过图文展示、案例分享等形式,系统总结了实践收获与教学转化思路。
姚春玲老师结合在昌瑞包装科技的实践经验,重点分享了塑料瓶生产工艺、吹塑模具设计及SolidWorks软件应用等技能提升成果。她表示,企业实践为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案例,未来将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通过“课堂革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思维。
孙文静老师在山东英才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参与智能机器人软件开发项目,深入学习了MQTT协议、Django框架及Vue.js等前沿技术。她强调,接触行业最新动态有助于更新教学内容,未来将把企业项目流程融入课程设计,助力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无缝衔接。
庄艳艳老师同样在昌瑞包装科技实践,亲历自动化产线从设计到落地的全流程。她提出,职业教育需紧扣产业需求,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培养“懂工艺、精操作、能创新”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汇报会上,学院领导充分肯定了教师实践成果,并指出,此次企业实践是学院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校企协同,教师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将行业标准、技术趋势转化为教学资源,推动专业课程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未来,学院将持续拓展校企合作深度,搭建常态化实践平台,助力教师成长与学生职业发展。
智能制造学院将以此次企业实践交流为契机,进一步探索“校企共育、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为教学改革注入新动能,为智能制造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讯员:丛湄湄 撰稿:徐迪 审核:崔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