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智能制造学院骨干教师赴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师资培训,涵盖教学法开发、机器人系统集成等核心模块。此次培训标志着学院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建设中迈出关键一步,为国际化双元育人注入新动能。
以培促改,对接国际标准。作为教育部SGAVE项目入选单位,学院自启动项目申报以来,系统整合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成果,深入剖析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的“企业主导、实践优先、标准驱动”三大内核,结合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对工业机器人运维、集成等岗位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制定“标准对接—资源重构—动态优化”的三年建设规划,形成覆盖课程开发、师资培养、质量评价等环节的改革任务清单。
校企协同,共研标准转化路径。学院联合莱茵科斯特等企业召开专题研讨会,聚焦德国职教标准与中国产业需求衔接。双方通过拆解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标准与岗位能力图谱,将德国“双元制”内核转化为适配区域产业特色的培养框架,在课程体系、教学评价等方面形成“标准引入—解构重组—本土实践”的闭环,推动国际经验与本土需求深度融合。专业正式获批后,学院加速推进师资能力升级,通过赴企培训、工作坊研讨等形式,强化教师对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工业机器人智能产线运维等技术的实践转化能力。
双元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在夯实师资基础的同时,学院与莱茵科斯特公司共建“双元创新班”,完成首批30名学生选拔。该班采用“校企双导师”制,引入德国AHK职业认证标准,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课程,构建“理论—实训—顶岗”递进式培养模式。
未来,智能制造学院将持续深化SGAVE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双元创新班”课程体系优化与师资能力提升,打造“德国标准+中国实践”的特色育人模式。同时,联合莱茵科斯特等企业共建智能制造技术服务中心,助力区域产业升级,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样板。(通讯员:丛湄湄 撰稿:李娟 审核:崔艳 )
